美能达24mm f/2.8早期MC版和1977-1981年间产的MD版采用7组9片结构,滤镜尺寸55mm。该镜头外号“天星”,名字由来是它作为一枚广角镜头整体成像锐利光圈又大,在胶片时代非常适合拍摄星空题材。1981年之后产的MD版的24mm f/2.8(本次评测版本),采用8组8片结构,滤镜尺寸49mm,距离刻度是橙色和白色的,增设了一个光圈锁定钮。美能达镜头按先后顺序大体分MC、MD两个时代,而MC和MD镜头又各经历多次重新设计,总体的发展规律是镜头越来越小巧,最后一版的MD镜头新增了光圈锁定钮。

外文名 | Minolta MD 24mm f/2.8 |
---|---|
镜头分类 | 全画幅单反手动镜头 |
镜头卡口 | 美能达MD |
光学构造 | 8组8片 |
图像防抖 | 无 |
光圈叶片数 | 6片 |
最近对焦距离 | 0.25m |
滤镜尺寸 | 49mm |
长度 | 39mm |
重量 | 200g |
解析力 | Resolution:(转接索尼a7)

光圈全开反差不错,没有辉光。中心和三分线解析力很好,边缘有些软。并且缩小光圈后边缘锐度提升缓慢。对比著名的适马24mm f/2.8 super-wide Ⅱ,适马边缘更锐利并且色彩偏冷一些。
像素:6000×4000,100% jpg直出切片:

中心三分线边缘
f/2.8



f/5.6



f/8



畸变 | Distortion:

轻微桶形畸变,对于不能机内矫正的老广角镜头,表现还不错。

纵向色差 | LoCA:

焦外色边轻微,画面整体比适马24mm f/2.8 super-wide Ⅱ干净(纵向色差是指焦外高反差边缘出现的刺眼的色边,通常是紫色、洋红色或蓝色。一般大光圈镜头无法完全抑制)。

眩光 | Flare:

有很明显的耀斑,乐观的一面是画面反差没受大幅影响。

暗角 | Vignetting:

暗角表现较落后,光圈收到f/5.6后才基本看不到,f/8时暗角完全消失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