尼康AF-S 16-35mm F4G VR是比较少见的带光学防抖的超广角镜头。该镜头主要面向专业摄影师,镜头外筒由镁合金制成,具备防尘和防潮密封特性。而且不同于著名的“前辈”——尼康14-24mm f/2.8G,尼康AF-S 16-35mm可以安装77mm的UV/CPL镜。采用内对焦和内变焦设计,这意味着任何操作情况下镜头物体长度都不会改变。但是说实话,对焦环有些松旷,每次开始手动对焦时,起初轻微旋转不会改变实际焦点位置。变焦环阻尼倒是很舒适,变焦到35mm端,后口镜片会缩进3厘米左右,露出镜头内部部件。尼康AF-S 16-35mm F4G VR采用超声波马达,自动对焦快速安静准确,支持全时手动对焦。MF模式下调焦环手动对焦旋转幅度大概有90度。

外文名 | Nikon AF-S Nikkor 16-35mm F4G ED VR |
---|---|
发布时间 | 2010年2月9日 |
镜头分类 | 全画幅单反自动镜头 |
光学构造 | 12组16片(2片ED、3片非球面镜片) |
图像防抖 | 无 |
光圈叶片数 | 9片 |
最近对焦距离 | 0.28m |
滤镜尺寸 | 77mm |
尺寸 | 125x83mm(长度x直径) |
重量 | 685g |
遮光罩型号 | HB-23 |
解析力 | Resolution:(尼康D800E M尺寸)

尼康AF-S 16-35mm F4G VR在16~20mm焦段光圈全开f4时,画面中心解析力就不错,边缘锐度有中等程度的衰减。但不幸的是从24mm开始,边缘解析力骤降,缩小光圈也很软。
像素:5520×3680,100% jpg直出切片:

16mm端:












20mm端:












24mm端:












35mm端:









下面是外网的解析力评价,我实拍评测的这支在24~35mm焦段边缘锐度更低:

变焦镜头容易遇到光轴不正的问题,我购买的这支尼康AF-S 16-35mm近全新成色,是箱说保卡齐全的行货。16~20mm焦段光轴平整。但是24~35mm焦段光轴偏斜,左实右虚。下面分别是24mm f5.6和35mm f5.6时左右两端解析力对比:


畸变 | Distortion:

16广角端有中等程度的桶型畸变;20mm端桶变轻微;35mm端轻微枕型畸变。在超广角变焦镜头中畸变控制中规中矩(“水映菲林”测试镜头畸变时通常关闭机身的“失真校正”功能)。




眩光 | Flare:

尼康AF-S 16-35mm F4G VR镜片采用了纳米晶涂层,抗眩光能力强。强光下画面反差也很好。

呼吸效应 | Breathing:

呼吸效应明显,切换到远处对焦时视野变窄(呼吸效应指的是当你焦段不变,仅旋转对焦环向远或向近改变焦点时,相机看到的视野会变宽或变窄,产生一种小幅变焦的错觉)。

星芒 | Stars:

尼康AF-S 16-35mm F4G VR拥有9片光圈叶片产生的星芒比较锐利,但是线数太多。

暗角 | Vignetting:

光圈全开时,尼康AF-S 16-35mm的暗角也不算严重,光圈缩小到f5.6后暗角基本可忽略(“水映菲林”测试镜头暗角时通常关闭机身的“暗角补偿”功能)。
